【科研旅途的探索】生命的微缩奇境:类器官——未来医学探索的迷你魔术师
文/马琳
2024-08-19
邹金艳
浏览量: 61 | 还没有评论




      

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科学家们不断追求能够精准模拟人体复杂功能的工具。类器官,这一新兴的生物医学技术,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深入探索人体的奥秘。本文将带您走进类器官的奇妙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类器官(Organoids)是由一簇具有自我更新、自我组织能力的细胞在体外构成的3D微型器官,这些微型器官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体真实的组织器官。与传统的2D细胞培养相比,类器官不仅拥有与对应器官相似的细胞类型和空间组织,还具备人体全部的遗传特征,因此能在体外长期培养并模拟真实器官的功能。这一特性使得类器官在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广泛用于发育和疾病建模、精准医学、再生医学和毒理学研究领域。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复杂的汽车,那么类器官就像是这辆汽车中的微型零件,虽小却精妙绝伦。


类器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07年,美国贝克罗莱那大学教授威尔逊(H.V. Wilson)发现海绵细胞在物理分离后可以重新聚集并组织成为新的具有正常功能的海绵有机体,这一发现为类器官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随后,干细胞技术的出现为类器官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1961年,多能干细胞(PSCs)首次从小鼠胚胎中分离出来;1987年,A.J. Friedenstein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1998年,美国生物学家Thomson首次从人胚泡中分离培养出人胚胎干细胞(hESCs);2007年,日本科学家Yamanaka和Thomson分别完成了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建立。 这些发现为类器官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细胞来源。2001年,Suchun Zhang教授首次在体外将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具有神经管样结构的拟胚体,这被认为是人脑类器官的雏形。随后,Yoshiki Sasai研究团队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自组织形成具有大脑皮层结构和功能的神经球。2009年,Hans Clever团队利用 Lgr5+肠道干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形成具备肠隐窝和绒毛结构的肠类器官,开启了类器官研究的新纪元。此后,多种脏器类器官被成功构建,使类器官成为替代传统细胞系和异质动物模型的新型研究模型。


近年来,类器官技术在疾病模型、药物筛选和个性化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一种新型模型,类器官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人源性类器官作为疾病模型主要应用于遗传性、退行性、传染性等疾病的研究。


在心脏类器官方面,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可以体外自主搏动的心脏类器官,该类器官能够自发形成空腔并自主跳动,无需支架支持,且在受伤后可以自主动员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修复损伤。这为研究人类心脏发育和心脏病模型提供了新的工具。


在脑类器官方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小组通过比较人脑组织、人和黑猩猩iPSC来源的脑类器官、猕猴脑组织基因表达谱,揭示了脑类器官在模拟大脑发育和疾病模型研究中的潜力。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脑类器官研究了唐氏综合征、抑郁症等疾病的病理特征,并尝试通过药物筛选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再生医学及器官修复方面,人脑类器官因其低排斥反应的特性,被应用于替换受损组织的实验中。例如,Fred H Gage团队将人脑类器官移植入成年小鼠脑内,观察到了人脑类器官的成熟和血管化,并发现其与小鼠大脑之间形成了功能性突触连接。这些实验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建模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类器官技术还开始应用于新药研发、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等领域。通过模拟人体器官的反应,类器官技术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为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上,展示了类器官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杰出应用案例。


尽管类器官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类器官的培养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起始细胞类型与流程、改良培养基及基质胶组成以降低成本。其次,大多数类器官缺乏血管结构,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组织坏死现象,需要攻克血管化这一难点。此外,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多为手工构建,缺乏控制性和可重复性,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然而,随着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生物打印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将更加多样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类器官将在疾病研究、药物开发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希望。

登录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