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社会时钟】跳出社会时钟,做自己人生主角
文/困就睡觉
2024-11-08
邹金艳
浏览量: 173 | 还没有评论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题记

所谓“社会时钟”,其本质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即到了特定的年龄阶段就要去完成相应的事情。该观念深深扎根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中,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便如同隐形的指挥棒一样,引领着我们人生的轨迹:该何时踏入校门接受教育,又应在哪一个年岁步入婚姻殿堂,接着按部就班地生儿育女,最终迎来退休安享晚年……诸如此类的种种安排,都是“社会时钟”所规定好的节奏。

譬如《论语》里所提到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便可视为早期“社会时钟”的生动写照。随着时光流转至今,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生活方式变得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也愈发丰富多彩。曾经那单一且固定的“社会时钟”模式,如今正逐渐被打破并重构。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身独特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以及实际情况来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人生节点。有的人选择早早成家立业,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专注个人事业发展,将婚育之事暂且搁置一旁;还有一部分人勇敢地突破传统框架,在中年甚至老年时期才开启全新的职业生涯或追寻未曾实现的梦想。总之,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社会时钟”已不再是束缚个体自由成长的枷锁,而是成为了可供灵活调整与自主掌控的人生参考坐标。

正如2022年媒体所广泛报道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案例一般,54岁的潘喜梅女士毅然决然地选择踏上考研之路,并最终成功地与她的女儿一同考取了研究生。开学季来临之时,类似这样的故事总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热门话题。并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流转,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似乎总是会被这些充满励志色彩的故事深深触动。因为它们生动地证明了一个道理:年龄早已不再是阻挡人们追寻梦想、获取知识的那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相反,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正如同春风化雨一般,逐渐浸润到每个人的心间,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勇敢地迈出前进的步伐。高龄备考这件事情本身就属于对“社会时钟”的叛逆,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当网络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表达观点和分享生活的重要场所时,那些敢于逆着“社会时钟”前行的各个年龄段群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有的选择结伴而行,彼此扶持鼓励;有的则特立独行,勇敢地踏上只属于自己的道路。无论是在茂密的森林中漫步,还是在广阔无垠的海边沉思,都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这些挑战者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于是乎,一篇篇优美动人的诗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应运而生。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闪耀着光芒,吸引着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到这场“逆行”的队伍中来。渐渐地,这种逆“社会时钟”的行为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反抗,而是被赋予了一层如梦似幻的玫瑰色浪漫氛围。

顺“社会时钟”表面上看上去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然内里隐藏着诸多潜在的危机与风险。可能会使人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错失许多发展机遇;逆“社会时钟”虽需攀登陡峭山峰,充满艰难险阻与重重挑战。但却能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从而让人获得意想不到的成长与收获。那些敢于逆流而上的勇者们,往往能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天地,挖掘出自身潜藏的无限可能性。

实际上,无论是选择顺应还是逆反“社会时钟”,两者之间并无绝对地高下之别,仅仅是基于个人差异所做出的不同抉择罢了。有的人天性喜好安稳平和的日子,按部就班地遵循传统的社会轨迹,可以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感;而有的人热衷于追求刺激与冒险,渴望挣脱常规的束缚去开拓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只要不违法犯罪,那么追随本心就好。

最后,不管选择哪一条路,都不能让“社会时钟”左右我们的思想。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强行将自己与“社会时钟”完全同步,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视野变得狭隘局促,被所谓的“社会时钟”框定住所有的可能性。“社会时钟”不是人生的“唯一解”“万能药”。既不要幻想自己能够走上毫无风险的平坦大道,也不要因走上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而感到焦虑不安。正所谓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走出自己的“社会时钟”。

登录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