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可以尝试用武汉话来读,如果不会可以找个“讲胃口”滴武汉班子念哈。
武汉,蛮多人说武汉人“毛躁”,也蛮多人说武汉人“蛮脬(pāo)”,高兴起来蛮“得裸(děi luǒ)”,说话时候蛮“嘀哆(dí duō)”。但是我想说,武汉话就是我滴话。
作为一个生在汉阳、长在汉口、工作在武昌滴武汉“土渣”。生来就是喜欢武汉话,它简单、直接、可柔可刚,不爽滴时候可以“冲”两句,对喜欢滴可以变“棉条”。
其实蛮多人不晓得为么斯武汉话是乐样滴,只是因为武汉一开始就只是一个“草台班子”,码头文化,今天我们不谈历史但还是要了解一点知识。都晓得武汉九省通衢人杰地灵,所以自然而然来武汉打工滴就多了,汉口被定为漕粮交兑口岸,后来又成为湖广漕粮储存、转运的中心,水运之便促使汉口商业及转口贸易日益繁盛,所以来打工的最多就是码头上面滴搬运工人。
码头工作非常辛苦,不光是累还有地盘争斗。所以做搬运最重要的就是要快,不快冒得饭吃,快起来哪个有时间克慢慢说话;第二是要狠,要是遇到抢活或闹事滴时候,强硬的语言更有利于保护自身,像 “你莫跟老子‘翻’”“乐地是我的,你莫来岔” 等话语,语气强硬,能迅速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语言上的 “狠” 成为一种自我保护和争取利益的手段,久而久之成为了武汉方言特色的一部分;第三就是要讲“味口”(团结讲义气、守信用),码头文化具有豪爽大气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直来直去。这种豪爽的文化氛围使得武汉方言在表达情感时也倾向于强烈直接,而不是含蓄内敛。当武汉人称赞某件事或某个人时,会用 “这扎实得很”,语气强烈;表达不满时,“你这搞得像个么名堂”也毫不含糊,这种豪爽和直接让武汉话听起来有一种 “狠” 劲,体现出码头文化对武汉语言风格深刻的塑造作用。
来搞一些“匪气”滴武汉话把你们试哈子,读一读是不是那个事~
上面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武汉话不仅只是简单的字词,这些字词前面加字减字意思都很不一样。最重要滴是武汉话还有独特地语气词,像蛮多人晓得滴“个斑马”,但武汉人自己滴发音应该是“个把马(ɡe bǎ mǎ)”。说滴时候要第一个字轻,后面两个字是重点都要三声绕一下外加情绪从第二个字开始体现,那才是精髓。
好了,说到这我不紧滴哆鸟,武汉方言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灵魂语言,它承载着过去,见证着现在,也必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走向未来。我们应该摒弃对它的刻板印象,去欣赏、去传承这一独特的语言文化,让武汉方言在时代的长河中继续绽放光彩,成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宝库中永恒的珍宝。最后说一句,武汉话就是我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