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中的“奋斗者”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我们需要随着市场不断变化。有伙伴说刚来的时候工资不高,一个是因为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第二个,我们确实也一直没有拿资本的钱。很多企业看上去拿了很多资本的钱,但本质还是得靠市场、靠客户的利润支撑发展,这是经营的本质。因为资本的钱总会有一天要还,等还的时候才知道痛苦。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涉及到薪酬福利这块一定是市场化而不是偏离市场。我们认可员工对于公司的贡献不能仅是纯物质的的认可,哪一天物质下降了或者其他地方有更好的物质他就会离开。所以,虽然薪酬是一个基础,我们在做员工的工作价值认可的时候不能只偏向薪酬,更重要的方面是荣誉。马斯克的五层需求理论里说到其实人最高的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何为自我价值实现?他需要什么?他需要的是认可;需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需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所以我们奋斗者这个荣誉,是给予员工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这块我们需要去把它仪式化。我们希望奋斗者的评选,不仅是形式,更希望里面有内容。
今天,包括所有推荐人和被推荐人讲得都特别好。以致于我发现我有一种爱上了他们的
感觉。公司有很多人,你走近了后,会发现真的很喜欢他。很多人评价我温文尔雅,很少发脾气,觉得很温和。其实我在想有句老话是说“慈不带兵”,就是指你太仁慈的话就不要带兵、不要搞管理,但我偏偏被大家就是这么评价,这到底好还是不好?后来我自己说服我自己,其实你不要评价他好或者不好,那是一个相对的思维,而绝对的思维只有绝对的爱。我为什么就让大家觉得温文尔雅或者说好像很温和,因为我满眼都是爱。因为它是由内而外的表现出来的。第一,这么多年我真的没有不喜欢哪一个人,哪怕他调皮捣蛋,哪怕他有时候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利益。但是我发现,我恨不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恨不起来。我真的觉得特别爱,你让我不爱都很难。第二,我觉得不管是谁都有他闪光的点、发亮的地方。公司走到今天,也是基于每个人把他闪光的地方、亮点的地方组合在一起做成一件很伟大的事情。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平凡的人。所以企业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其实他每个细胞都具有专一性。心脏细胞负责起搏;上皮细胞负责肢体的结构;脑细胞负责神经传递。只要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每一个都是伟大的细胞。所以我们每个员工也是一样的,我觉得都很好、很棒。然后大家问,如果都很棒那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发一个奋斗者奖杯。其实我觉得这不矛盾,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奋斗者。
讲到第一个上来的刘青青,我感觉每次看到她就是一脸沉重和一脸严肃,经常陷入一种沉思状态。她这种状态我很能体会,我经常也是这种状态,觉得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好多事情没有做完、好多事情没有做好,总感觉要往前冲、要做到极致、要做得更好。很多时候事不如人愿,但又不愿意放弃,然后跟自己做心理上的斗争,努力往前冲,遇到困难不放弃。她提到做非洲市场,说实话做过营销的人都知道其实你分配在哪个区域真的有种运气成分。非洲做科研的其实很少,硬是要在盐碱地里面种出大米其实非常地困难。这种市场如何去挖掘、最大限度地去把客户挖掘出来都是问题。从长远的方向看需要把我们的品牌先建立起来再来培育这个市场,我是觉得想想就很难。她这么多年硬是在盐碱地把庄稼种好了。作为一个销售,我非常佩服这一点,就是因为她永不放弃、不逃避困难、永远抱着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做事情。她是着眼于未来把这件事情做好,这个她要有韧性、永不服输、持之以恒的精神在里面。
我们的奋斗者,大家不要觉得他是一个高大上只干大事不干小事的人。相反地,我们在评选奋斗者时会发现,其实很多人在日常工作中做事,如果你和他没有交际,你会发现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埋头干事的人,你每天看着他有一种很坚定甚至有一点焦灼的眼神。有一个词叫“地头力”,何为“地头力”?种田的人知道,拿着锄头,不看天只看地的往前挖,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使劲往前挖这叫“地头力”。其实很多人知道这个很重要,但是真的让他有这种“地头力”时,挖几锄头他就不干了。奋斗者必须要具备这种“地头力”,当他回过头的时候,好大片地已经被自己开垦出来了,我们选出来的的奋斗者都具备这种精神和特质。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要宣扬这种“地头力”。在未来我们要看到这种永不服输、持续地奋斗的能力。这个就是心态,当然这个说好说,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我们的奋斗者要具备能够战胜自己,随时调整心态,把事情做好。而且能够有意愿有能力帮助别人,这个是我们奋斗者需要体现的一种精神。
我再讲一下辛优,吴工上来讲他的奋斗事迹的时候说自己很紧张,其实足够真诚就可以了。真诚是无往不利、功无不克的。因为真诚,别人不需要用脑袋去判断,可以直接用心去感受。人要学会把自己的心打开,所以真诚是最好的方法。真诚有时候会被怀疑但是最终不会吃亏,我觉得吴工讲得特别好。当然也是因为辛优本身有很多奋斗者具备的故事或者精神能够让你发挥。包括辛优上来说他有社交恐惧症,我也想起我第一次上台的时候,我也有社交恐惧症,但是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很多时候多去尝试胆子就大了。我觉得今天辛优讲地特别真诚,我总结了几点:第一个,他做的事他会喜欢,我很多时候我在想是因为这个环境让他喜欢,还是因为他有喜欢做的事才喜欢这个环境?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体两面。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工作,你一定表现不出来你做这个事很专业或很好。所以我觉得喜欢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及能力,你干什么都就会很快地喜欢上它会让你节省很多内耗的能量。你喜欢的东西根本不需要跟自己做思想斗争。这时候就算干了一天的工作他也浑身神清气爽不觉得累,所以说喜欢很重要。但是很多人说“喜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喜欢的前提是什么?喜欢的前提是有一个奉献的精神,你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喜欢或者谈爱。如果你没有这个底层逻辑支撑,谈喜欢都是表象,一定是有爱和奉献精神在里面。辛优是具备这个奉献精神的,他还有个很大的特点,他会感恩。有爱的人会感恩、感恩的人会有爱,他也是一体两面。每次我找他做事情,都感觉很踏实,他很心细,让人很放心。奋斗者评选的时候,当时我没到现场,到现场我也要给你投票,特别棒。
我们的祝圆,她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她在人力资源这一块是一直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随着公司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需要由人事去解决的,所以我也相信她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和迫切的需要,包括她的团队也一直在不断的努力。人事是跟人打交道的,因为润物细无声,做得好大家也许都不知道,做得不好甚至还会有一些情绪或者矛盾。所以人力资源这块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她也能理解在这个位置上她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包括巴菲尔问题的解决,有时候我会去问一下吴总,我也非常清楚具体到落实的细节还是在人力资源包括财务这里做配合解决。所以很多时候她的工作是很麻烦的并且有非常多的细节要一个一个地完善和处理,所以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她的效率确实很高也很有敬业精神,很多时候是默默无闻地把事情做好了。所以我在此再强调一下,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事,所有的大事都是一个个小事把它默默地做好、认真地做好,遇到困难时很有韧性地把它做好。正因如此我们在评价奋斗者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的称号,它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且让你可望不可及的,它是你只要想去获得并且你用心去做,你真的是脚踏实地把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只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把事情做到百分之百全力以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奋斗者。
我再次表达对今天获选的三位奋斗者工作的认可,同时对他们再次表示感谢。也希望我们已经获选的奋斗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勇创新高。作为奋斗者而言一定要抱着这种心态——既然公司认可,那我一定要把它干的更好,一定要为后来的奋斗者做一个标杆,为后来的新员工做一个旗帜。同时希望没有获得奋斗者的每一位家人们永不言弃、向奋斗者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