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安全月消防安全培训纪实

文/行政部  张幸珂

5月28日公司组织开展的电动车安全出行培训的热潮尚未消退,6月27日上午9点,行政部携手利民消防防火中心精心筹备的6月安全月消防安全培训便正式拉开帷幕。公司副总朱总、行政部负责人林总及各子公司同事共同参与此次培训。

这次培训的讲师——利民消防防火中心的唐宇翔教官堪称 “安全段子手”!从灭火器的正确打开方式,到火场逃生的关键诀窍,他全程像和朋友唠嗑一样,把难懂的消防知识,转变成了超接地气的 “安全脱口秀”,让原本生硬的消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

培训开场,朱总以几起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安全小事故为切入点展开讲话。他深入剖析事故背后的管理漏洞与意识短板,通过“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组织安全培训?”的核心发问,引导全体人员反思安全管理的本质。

朱总重点强调了本次培训的核心要义,围绕“强化安全管理”这一目标,明确提出需从责任意识、技能掌握、制度完善三个维度形成管理闭环,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

在责任意识方面,他指出责任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石,要求从管理干部到一线员工都必须将安全意识提升至战略高度。日常工作中需把管辖范围内的水电安全、通勤安全、网络安全、文件管理等全部纳入安全管理范畴,从源头杜绝隐患滋生。 

在安全技能方面,朱总强调全体人员必须通过培训精准掌握灭火、急救、逃生等关键技能,对电闸、水源开关等应急设施的位置做到了然于胸,确保在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启动规范处置流程。

在管理制度方面,他要求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流程,通过层级责任的巡查机制,一级一级严格巡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无论是大事故还是小事故,都要在公司内部进行通报,做到警钟长鸣。

朱总强调,安全管理必须打破 “事后补救”的惯性思维,实现从“被动应对险情”到“主动防控隐患”的根本性转变。要求全员将培训成果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把下班前检查水电作为规定动作,把设备隐患排查作为必备技能,把险情及时上报作为责任底线,安全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上班时多瞅一眼、多问一句、多伸把手——让“人人都是安全员”变成像打卡一样自然的习惯。

培训正式开始,唐宇翔教官首先带来了急救知识教学。他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法的操作原理与步骤:在确认现场安全后,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拨打120求救。随后,将患者仰卧在坚实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手掌根部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深度至少5-6厘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开放气道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直至急救人员到来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讲解过程中,唐教官邀请普诺赛的赵部长上台进行实操演练,手把手指导动作规范,让大家更直观地掌握这一救命技能。

紧接着,唐教官又教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成人、儿童及婴儿的不同情况,分别讲解了操作要点。例如对成人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时,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约每秒1次,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讲解完毕后,唐教官邀请员工上台模拟操作,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大家真正学会这一应对异物梗阻的有效方法。

进入消防安全环节,唐宇翔教官结合近年来多起典型火灾案例,如某企业因电器线路老化引发的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某商场因消防通道堵塞,导致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疏散等,深入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消防器材实操教学环节,唐教官采用“案例 + 口诀”的趣味教学法,他首先系统讲解了常见消防器材的功能特点,以干粉灭火器为例,详细阐释了其在扑救固体、液体、气体及电气火灾时的 “全能属性”,并将灭火器操作要领提炼为朗朗上口的 “四字口诀”——“一提、二拔、三握、四压”。重点演示了消防手动报警器的触发机制、防毒面具的正确佩戴方法以及灭火毯的应急使用技巧,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关键消防技能。同时,他结合典型案例敲响警钟,着重强调电器安全管理:超负荷用电、线路老化、待机耗电等隐患极易引发火情,提醒全员养成“人走电断、定期检修”的用电习惯。 

这次培训真的超实在!唐教官用真实案例和超好记的口诀,把复杂的消防知识变得超接地气。从灭火器“提拔握(我)压(呀)”的实用口诀,到电器安全的各种注意事项。整场培训下来,大家不仅学到了超多实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直接拉满,知道该怎么把这些知识用在日常工作生活里,稳稳为公司安全上了把“安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