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蜕变新生
2022新希望 新征程 新发展之一 ——“开放”

文/朱斌权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古语有云“逢七必变”。
2021年纵观世界格局,注定是一个政治、经济风云变幻之年。也正适逢党的两个百年目标与希望的交替之际,在新的百年目标,我们必将迎来伟大祖国的复兴盛世。对于盛世华康,亦是一个革新而不平凡的一年,用生物学名词“蜕变”来形容再准确不过了。
蜕变的首要战略逻辑是“干部走出去,人才请进来”,其究竟法门是“开放”。


一是“干部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外部经验,拥抱变化。
十年创业路,全体员工在冷总的带领下,把公司从一支单打独斗的独木舟,逐步变成齐心协力的小木船、直至现在各司其职的大轮船。在船舶组织结构一轮一轮的壮大过程中,养成了大家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同时也养成了彼此只顾埋头苦干,却忘记抬头看路的管理风格。因此在3月份冷总 “豪掷百万金”,与中国培训第一股“神州英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加入OS系统培训基地。全年先后组织从股东到高管、从中层到部分核心专业线基层近10批次,板块涉及宏观战略管理、运营管控、人力资源与绩效、市场营销、企业文化落地等破百人次参与管理培训,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地毯式推广。通过“走出去”培训较好地实现了干部管理思想上的共识,系统学习和了解了外部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用的管理工具,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不足,实现了大家的思想开放和空杯心态。并以此为“势”形成了全民学习与分享文化氛围——华康学堂,同时建立内部论坛网站,组织具备创新意识的“集市年会”,为“解放思想”文化扎根奠定了坚实员工基础和文化氛围。


二是“人才请进来”,注入优秀的新鲜血液,激发组织活力。
我们知道人才是所有资源的源泉和核心。一个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城市人口的多元化结构和其包容性,深圳、杭州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多元化的人才结构是企业具备活力的必要条件。多年的发展,公司养成了自给自足的优良传统,包括管理和技术人才,企业发展在一定阶段这是致胜法宝。但当企业要从一艘巨轮发展成为具备海陆空三栖全天候具备高强度快速反应作战能力的航母——平台型、生态化企业时,人才结构的多元化,具备各类资源整合能力、更高视野和更多经验的拿来主义思维是其必经之路。2021年公司打破常规,着力从巨轮到航母的转型。需要驱逐舰部队——引入原阿里中供铁军创始团队成员加盟带队销售;需要护卫舰部队——引入原瓜子二手车、三星商学院总监加盟培训部;需要核潜艇作为远程核打击能力——引入原普健生物蛋白和抗体研发总监加盟研发部;同时引入有中国三大法学院之一的北大法学院具备金融背景的人才加盟,作为法律后勤保障部队……2021年还有很多人才的引入,在此不一一列举。开放后对多元化人才的渴求以逐步优化人才结构,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发展储备及管理引领,努力为公司平台化发展积蓄高质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当然,在开放与蜕变的过程中也会经历员工对变革未来不确定的心理矛盾、挣扎、痛苦的适应过程,也会因为变革过程会暂时打乱原有的运转过程,影响工作效率而引起管理者的疑虑。开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蜕变痛苦的过程,但结果却是美好的。(未完待续)